2019-2021年新技術、新項目 -病理科
來源:濟寧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發(fā)布時間:2022-01-21
1.新技術新項目名稱:肺癌5基因聯(lián)合檢測(熒光PCR法)
簡介:肺癌是死亡率和發(fā)病率第一的惡性腫瘤,其中80~85%的患者為NSCLC,NSCLC患者中存在多種基因突變 ,其中EGFR/ALK/ROS1/BRAF/KRAS等均有相對應的靶向藥物可供選擇?!斗切〖毎伟㎞CCN指南》(2021.V1)明確指出,在進行靶向治療前需要對基因的突變狀態(tài)進行檢測,因此對NSCLC患者的多基因突變聯(lián)合檢測可為患者提供更精準的治療。
2.新技術新項目名稱:陰道微生物免疫熒光染色
簡介:陰道炎是女性生殖系統(tǒng)最常見的感染性疾病,具有發(fā)病率高,反復發(fā)作、難治愈等特點。免疫熒光染色是一種快速檢測陰道微生物病原菌的新型染色,通過熒光顯微鏡觀察熒光強度和形態(tài),判斷陰道微生物病原菌的存在。
3.新技術新項目名稱:腫瘤細胞化療藥物敏感試驗(HDRA法)
簡介:腫瘤細胞化療藥物敏感試驗(HDRA法)是使用微小組織塊在體外培養(yǎng)并進行藥物敏感性篩選。HDRA法保留了腫瘤組織天然三維結構、腫瘤微環(huán)境,基于“體內樣生長、體內樣藥物反應”的技術基礎,適用于各種實體瘤。檢測藥物涵蓋了指南一二線化療藥物及部分靶向藥物,是提高指南一二線用藥有效性、避免試錯性治療,改善患者生存的重要手段。
4.新技術新項目名稱:PD-L1免疫組化檢測
簡介:腫瘤細胞表面PD-L1表達與免疫細胞的PD-1蛋白結合而使得腫瘤逃避了免疫監(jiān)視,抗體靶向藥物能夠與免疫細胞的PD-1蛋白或者腫瘤細胞產生的PD-L1分子結合,從而有效地阻斷了腫瘤細胞對免疫細胞的“蒙蔽”,讓免疫細胞得以保持活性,可以對腫瘤細胞產生殺傷,起到抑制腫瘤的作用。
5.新技術新項目名稱:結核分枝桿菌核酸檢測
簡介:結核分枝桿菌是引起結核病的病原菌,傳統(tǒng)的抗酸染色檢出率低、漏檢率高,無法分辨結核分枝桿菌與非結核分枝桿菌。近年來,分子PCR診斷技術能夠只針對結核分枝桿菌DNA特異擴增、耗時較短、檢出率高。
6.新技術新項目名稱:甲狀腺乳頭狀癌BRAF基因檢測
簡介:甲狀腺癌是近年來發(fā)病率快速增長,甲狀腺癌中最常見的類型是甲狀腺乳頭狀癌,BRAF V600E基因突變是甲狀腺乳頭狀癌中最常見的遺傳改變,因此檢測BRAFV600E基因突變有助于甲狀腺乳頭狀癌的精準診斷。
7.新技術新項目名稱:人類結直腸癌KNB基因突變聯(lián)合檢測
簡介:結直腸癌診療規(guī)范規(guī)定在結直腸癌治療前必須明確RAS基因狀態(tài),并且在確定為復發(fā)或轉移性結直腸癌時,推薦進行KRAS, NRAS, BRAF基因的檢測,其基因檢測結果對結直腸癌的靶向用藥、精準治療非常關鍵。
8.新技術新項目名稱:利用免疫熒光技術提高腎穿刺活檢及皮膚病理診斷率
簡介:腎穿刺活檢是腎病診斷的重要依據(jù),腎穿刺活檢組織冷凍切片免疫熒光染色特異性強、敏感性高、染色步驟簡單、定位準確、強度易于判斷,是一種快捷、簡單的方法。
免疫熒光是一種重要的熒光標記診斷方法,該方法在皮膚病自身免疫性水瘡病的診斷中占據(jù)著尤為重要的地位,對疾病的診斷及治療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9.新技術新項目名稱:利用肝活檢結合高敏肝炎病毒載量核酸檢測對肝炎進行精準診斷
簡介:肝臟活檢的開展對肝臟良性病變及癌前病變的評估提供更準確的組織學證據(jù),結合肝病患者的高敏肝炎病毒載量核酸檢測及其他相關檢查,有助于對肝臟疾病進行精準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