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輻射那些事
來源:濟寧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發(fā)布時間:2024-06-11
每次來到醫(yī)院放射科,你心里是不是都有一種害怕的感覺,總感覺放射科的輻射無處不在,大家談“輻”色變,認為輻射對身體有害,更會致癌?

談到輻射,大家就會想到生病時拍片產生的輻射及核爆炸產生的輻射。輻射是物質以電磁波或者粒子等形式傳播的能量。輻射可以分為電離輻射(X線等)和非電離輻射(如微波爐發(fā)出的電磁波)。哪一種輻射在超過一定的劑量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一定的損害呢?答案是電離輻射。電離輻射又分為天然本底輻射和人工輻射。人的一生中所受到的輻射中,約80%以上來自于天然輻射,不到20%為人工輻射。
輻射存在于我們衣食住行的各個角落,在世界各地的天然本底輻射劑量也有所不同,而這些輻射其實都是極其微量的。那輻射劑量是如何計算的呢?我們常用的輻射劑量單位是毫希沃特(mSv)、微希沃特(uSv),用來表示我們接受的輻射有效劑量。比如我們乘坐飛機的時候就會受到天然輻射,以上海飛紐約往返一次為例,所受的天然輻射劑量大概是0.05mSv,根據聯合國原子輻射效應科學委員會的估計,全世界人均天然輻射的劑量約為2.4mSv/年。如果每天吸1包煙,每年受到的輻射劑量約為35mSv,遠高于大多數醫(yī)療輻射劑量。過一次安檢的輻射劑量約為0.001mSv;吃一根香蕉,其中也存在極微量的放射性鉀(鉀-40),也會受到約0.1uSv的輻射。
一次拍片的輻射劑量約為0.02mSv,所以對人體的損傷可以忽略不計。 我國現行輻射防護的基本劑量限值規(guī)定:一般每年不超過50mSv的劑量。只要不超過,都是在人體可承受的安全范圍之內的。

盡量避免做放射科檢查。女性在備孕、懷孕期間,還是建議盡可能避免放射科檢查,但當碰見不可避免的因素需要進行檢查時,還是根據臨床醫(yī)生取對病人利益最大化選擇。X線檢查屬于輻射性檢查,單次輻射檢查是安全劑量,不必過度恐慌。對于備孕期女性,常規(guī)建議接受輻射檢查3個月后懷孕。男性備孕期,也需要注意輻射防護,不過輻射給男性帶來的影響,遠小于女性。出于謹慎,如果需要備孕,最好提前半年遠離放射線。畢竟有心理負擔也不利于優(yōu)生優(yōu)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