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
來源:濟寧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發(fā)布時間:2019-12-26瀏覽:
為了確?;颊呗毠と松?、財產和公共財產安全,提高滅火技術水平和應急疏散技能,在緊急情況下,能快速處置初期火災事故,及時有效的撲滅火災,迅速疏散人員,減少火災造成的財產損失,保障人員安全,特制定本預案。
一、 組織機構:
總指揮:孫樹印
副總指揮:楊星林
臨時執(zhí)行指揮:朱海濤
成員:王海明 劉 輝 孫逢國 宋 濤 李 偉 張海波 楊文紅 胡安國 程 立
梁奉紅
(一)滅火組:
組長:李自康
組員:周亞峰、張國凱、侯志軍、劉旭等特勤專職消防隊。
(二)通信聯絡組:
組長:鄭 迪
組員:張 偉 張令寧
(三)疏散引導組:
組長:張 鑫
組員:張利華 馮建民 韓慶文 王 群
(四)安全防護救護組:
組長:劉 輝 楊文紅
組員:醫(yī)院應急救護醫(yī)護人員
二、報警程序和接警處置程序
(一)發(fā)現火災應立即大聲呼救,這樣可以快速通知本層其他值班人員,按下最近的“手動報警按鈕”,并向醫(yī)院安保中心(總院區(qū):4110/2253402;東院區(qū):2110/6051018)和“119”公安消防隊報警;
(二)報警時要沉著冷靜,應向消防隊“119”接警人員講清楚以下幾個內容:
1.報警人的姓名、住址、工作單位、聯系電話;
2.失火的準確地理位置;
3.能夠了解失火的情況,如起火時間、燃燒特征、火勢大小、有無被困人員、有無重要物品、失火周圍有何重要建筑、行車路線、消防車和消防隊員如何方便地進入或接近火災現場等等;
4.耐心回答“119”接警人員的詢問;
5.打完電話,應組織人員到各個路口等待消防車的到來,以便引導消防車和消防隊員快速進入火災現場。
6.本科室其他人員聽到呼救聲后應立即按照本科室消防應急預案進行滅火、救援、疏散等。
(三)保衛(wèi)部接到報警后,應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組織專職消防隊趕赴現場,并及時通知事故發(fā)生部位的人員或電工切斷著火部位的電源,通知故發(fā)生部位的人員或設備部人員切斷著火部位的氧氣。
2.通知相關人員迅速集結,按本預案(四)的程序和措施組織疏散和撲救,并立即向有關領導報告;
3.門衛(wèi)值班人員在火災事故期間,嚴格控制出入車輛和人員。
三、應急疏散組織程序和措施
疏散引導組在發(fā)生火災時,先疏散被火勢圍困的人員,其次在進行火勢周圍的物資疏散,同時要注意疏散人員自己的安全,疏散后的物資要放在不影響消防車通道和利于火災撲救的安全地點,物資的放置點要留有1至2名人員看守,防止疏散后有物資形成新的火點。
(一)在疏散時,要先疏散容易起火物資和貴重物資。
(二)消防隊到達火場后,應聽從公安消防人員的指揮進行疏散工作。
四、撲救初期火災的程序和措施
(一)滅火組在接到火警后,應迅速趕往失火地點,聽從總指揮的統一指揮實施滅火。在總指揮未到達的情況下,就近利用消防水源和滅火器材迅速撲救火災,防止火勢蔓延;
(二)滅火組人員到達火災現場時,如發(fā)現有人員被火勢周圍,應先救人,后救火,如發(fā)現有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受到火勢威脅時,應迅速組織人員將易燃易爆危險物品轉移到安全地點。
(三)如起火物為化學藥品或易燃易爆危險物品時,應在確定無爆炸危險的情況下,用干粉滅火器、沙子等物品進行撲救,用水將周圍的可燃物品淋濕,但嚴禁用水撲救化學藥品或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火災;如不能確定有無爆炸危險的,應在安全地點做好準備,等待消防部門的指揮人員的調令和火災現場總指揮、副總指揮的命令。
(四)在公安消防隊到達火場后,應聽從公安消防部門指揮人員的指揮,配合滅火工作。
五、通信聯絡、安全防護、救護的程序和措施
(一)通信聯絡組
1.通信聯絡組接到火警后,立即通知醫(yī)院領導及消防安全責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及各小組成員到達火災現場;
2.根據總指揮的指令,將破拆、停電、供水、車輛調配等滅火指令傳達到火災現場的各小組;
3.將火場的進展情況及時反饋,保障火災現場與外界的信息暢通和尋求相鄰單位支援的聯絡工作。
(二)安全防護組
1.安全防護組接到火警后,應首先控制車輛和無關人員進入醫(yī)院,同時迅速通知有關人員清理火災區(qū)周圍停放的車輛開出醫(yī)院;
2.派一名人員到路口引導消防車和消防隊員快速進入火災現場;
3.火災撲滅后,要全面檢查現場,消滅遺留火種,并派人保護好火災現場,等待公安消防部門的監(jiān)督檢查,協助對火場進行現場調查。
(三)救護組
1.救護組接到通知后,要迅速組織醫(yī)護人員準備好搶救器械、藥品、救護車等,迅速趕赴火災現場,一旦有人受傷緊急實施搶救;
2.如有人受傷或中毒,應根據傷勢情況處理,必須及時救治。
六、要求全院各科室要依據醫(yī)院的預案,建立各科室的滅火和人員疏散組織機構,一旦發(fā)生火災,醫(yī)院各科室滅火組、疏散組與各單位的人員協調配合,通力合作。
七、滅火應急流程
八、病區(qū)消防疏散表
病區(qū) |
需疏散科室 |
病區(qū) |
到達科室 |
1號病房樓 |
新生兒病房 |
7號病房樓 |
兒童搶救室 |
|
兒科二病區(qū)、 |
7號病房樓 |
兒科一、三病區(qū) |
|
神經重癥、重癥醫(yī)學科一病區(qū) |
6號病房樓 |
重癥醫(yī)學科二病區(qū) |
|
肝膽外科、胃腸外科、口腔科 |
3號病房樓 |
消化內科 |
|
泌尿外科、疼痛科、血液內科 |
3號病房樓 |
內分泌科 |
|
眼科、神經外科 |
3號病房樓 |
神經內科 |
|
婦科、產科 |
母嬰健康管理部 |
母嬰健康管理部 |
|
麻醉手術部 |
6號病房樓 |
急診手術室 |
|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
3號病房樓 |
呼吸一、二病區(qū) |
|
心外科、胸外科 |
6號病房樓 |
急診內科 |
|
心內科 |
6號病房樓 |
急診內科 |
|
骨關節(jié)外科、脊柱外科 |
6號病房樓 |
急診創(chuàng)傷外科 |
3號病房樓 |
神經內科 |
1號病房樓 |
神經外科 |
|
乳甲外科 |
1號病房樓 |
婦科 |
|
內分泌科 |
7號病房樓 |
風濕免疫科 |
|
呼吸一、二 |
8號病房樓 |
中醫(yī)科 |
|
呼吸三、四 |
1號病房樓 |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
|
消化內科 |
1號病房樓 |
胃腸外科、肝膽外科 |
5號病房樓 |
日間病房 |
3號樓 |
內分泌 |
|
重癥醫(yī)學科二病區(qū) |
1號病房樓 |
重癥醫(yī)學科一病區(qū) |
6號病房樓 |
急診監(jiān)護室 |
1號病房樓 |
重癥醫(yī)學科一病區(qū) |
|
急診手術室 |
1號病房樓 |
麻醉手術部 |
|
急診內科 |
3號病房樓 |
神經內科 |
|
急診創(chuàng)傷外科 血管外科 |
1號病房樓 |
骨關節(jié)外科或脊柱外科 |
|
小兒外科 |
7號病房樓 |
兒科一、三病區(qū) |
|
燒傷整形外科、整形美容科 |
8號病房樓 |
皮膚科 |
|
手足外科 |
1號病房樓 |
兒科二病區(qū) |
|
老年醫(yī)學科 |
3號樓 |
神經內科 |
|
保健科病房 |
8號病房樓 |
中醫(yī)科 |
7號病房樓 |
兒科一、三病區(qū) |
1號病房樓 |
兒科二病區(qū) |
|
腎內科 |
1號病房樓 |
泌尿外科 |
|
風濕免疫科 |
3號病房樓 |
內分泌 |
|
兒童搶救室 |
1號病房樓 |
兒科二病區(qū) |
8號病房樓 |
藥庫 |
1號病房樓 |
病房藥房 |
|
腫瘤科一、二病區(qū) |
放療樓 |
腫瘤科放療病區(qū) |
|
皮膚科、中醫(yī)科 |
6號病房樓 |
燒傷整形外科、整形美容科 |
放療樓 |
腫瘤科放療病區(qū) |
8號病房樓 |
腫瘤科一、二病區(qū) |
母嬰健康管理部 |
母嬰健康管理部 |
1號病房樓 |
產科 |
注:所有科室危重病人按表由醫(yī)護人員疏散到相關科室,行動方便病員疏散到院區(qū)空地。